看很多購物台、化妝品宣傳等等等的廣告或節目,
常常把皮膚分開成兩個臉,一個臉有擦保養品一臉沒擦保養品做比較,
然後有擦保養品的看起來好像變白變的保濕或變得有光澤,
接著觀眾們就覺得:哇~~好有效~
其實這完全不符合做實驗的精神,完全是錯誤示範!!
今天如果把一邊的臉塗上水,另一邊的臉甚麼也沒抹,
比較擦了白開水跟沒擦白開水的臉,
擦了白開水的臉,保濕度肯定比起沒擦的臉更保濕呀!
白開水不用錢耶!!今天銀兩花下去,結果你怎知道擦了白開水的保濕效果較好?
也就是說,今天拿一個沒擦任何東西的臉,跟擦了化妝水的臉去比較濕度,
根本沒意義!!(所以我才覺得那些專家都不是很負責任)
那怎樣才有意義咧? 化妝水,顧名思義就是水,
那就一半的臉擦白開水,另一半的臉擦化妝水,
拍打跟塗抹的次數跟強度也要盡量一樣,接著去比較兩邊的效果,
看是提倡保濕度還是美白或者是毛孔調理之類的都行!
如果擦了化妝水的那一邊比起擦白開水那一邊效果好,
那真的就可以考慮這個化妝水的效益。
(說不定拿出皮膚保水度的儀器出來一測,白開水的保水度跟化妝水一樣高呀!)
如果是比較乳霜類的東西,當然兩邊的臉都要塗抹乳霜類成分的東西來做比較,
這個時候就不能是一邊塗抹乳霜一邊塗抹化妝水,
因為一個是有點偏油性,一個則是水性,怎麼去比較兩種基準點不同的東西?
總之,比較一個產品究竟有沒有效,一定要有實驗組和對造組。
這就是科學家的小小邏輯之一,
所以,其實生活上,也是有很多事情可以讓我們發揮科學家精神的!!
全站熱搜